通北镇
通北镇是黑河市的“南大门”,地处黑河、绥化、齐齐哈尔3市交界地带,南与海伦市隔河相望,东与建设农场相连,通北林业局有限公司坐落镇内,北安域内2镇2乡毗邻接壤,是北安南部区域的中心城镇。全镇行政区划面积130平方公里,建成区面积12.6平方公里。有耕地8467公顷、草原41.66公顷、林地373.85公顷。下辖4个行政村34个自然屯,常住1184户2437人;5个社区30个网格,常住8449户19434人,流动人口3190人。2020年通过省级经济发达镇试点改革验收。近年来,通北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乡村振兴强势推进,经济社会呈现全面发展、高质量发展态势,已逐步成为北安南部区域的中心强镇。202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文明乡镇标兵。
一是区位优势明显。通北镇是黑河市的“南大门”,地处黑河、绥化、齐齐哈尔3市交界地带,南与海伦市隔河相望,东与建设农场相连,通北林业局有限公司总部坐落镇内,4个部队农场分布周边,北安域内2镇2乡毗邻接壤,发挥着北安南部旅贸通道、物流集散和交通枢纽等重要作用。
二是交通网络密集。绥北高速、滨北铁路贯穿南北,绥北辅线、通拜公路、通克公路、通南公路等多条国道省道县道在此交汇。有火车站1个、客运站1个、出租车公司3家、出租车180辆,公交线路2条,公交车22台。30分钟可达北安市区,3小时可分别到达省城和黑河口岸。
三是农业蓬勃发展。全镇耕地12.7万亩,落实2022轮作面积3.8万亩,落实大豆种植面积9.5万亩,其中大豆示范田960亩。春耕下摆资金4600万元,下摆化肥2376吨,大豆种子410吨、玉米种子75吨、水稻种子30吨,组织农户检修大型农机具51台套,中型农机具235台套。落实“河长制”、田长制、林长制,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可达90%以上。
四是基础设施完备。镇区街路全部实现硬化、亮化、绿化并建有排水系统,实现了“村村通”和“屯屯通”白色路面。新安路灯167盏、维修98盏。改造了站前广场、站前公厕和房屋立面。新建了垃圾压缩中转站,实现垃圾转运规范化,截至目前全镇垃圾转运车2台,垃圾收集车6台,清雪清扫车3台,吸污车1台、铲车2台。高标准农田建设达到全覆盖,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。
五是居住环境优越。全镇现有56个住宅小区,2022年镇区新建金润华府、阳光家园小区2处,已开工建设1个;楼房面积达到99.41万平方米,全部实现集中供热。投资1.8亿元的集中供热热源改造工程竣工投产,新建锅炉房7428.59平方米,安装新型节能环保锅炉2台165吨。其中,100吨热水锅炉1台、65吨蒸汽锅炉1台。为提升镇域绿化水平,2022年共种植水曲柳240棵、松树260棵、丁香树10万株、栽种各类花卉25万株。
六是商贸业态齐全。食品经营场所包括超市50家(大规模3家)、食杂店30家、生鲜蔬果26家、酒水12家、粮油店18家;酒店5家、饮品店5家、其他快餐饭店108家。九类场所包括旅店24家、网吧2家、台球室7家、歌厅3家、开锁店2家。农业场所农资商店65家、农机商店17家、农机修理部20家。其他类场所包括服饰鞋帽68家、美容美发45家、手机电器42家、医药30家、汽修26家、装潢25家、五金日杂24家、殡葬用品16家、牙所11家、废品回收站8家、电动车摩托车6家、婚庆5家、彩票站4家、健身房1家。有通往省城物流货站2家,通往周边市县及农林牧场物流线路6条。中国邮政在通北设有邮政支局,中通、申通、圆通等新兴快递公司发展到11家。有国家粮食储备库通北粮库、象屿集团通北储备库和6家民营粮食收储业户。
七是民生事业发达。有2所高中、3所初中、4所小学,老师433人,在校生4083名;现有公办幼儿园1家、民办幼儿园13家、校外培训机构3家(注册通过的)。有二级乙等医院、镇卫生院、林业职工医院各1个,共有住院床位145张、执业医师43人,基本满足北安南部居民就诊需求。规范持照经营养老院16家,辐射周边4个县市、10个乡镇941人入驻,工作人员51人。文化站1个,村文化大院4个;图书室5个、藏书5万余册;有舞蹈、美术等业余创作队伍成员130余人;有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邮储银行和农商银行4家金融机构,联通、电信、移动三大通信运营商均在通北镇设有分支机构,建110千伏变电站1处。
八是党群团组织完备。目前我镇有中共党员801人,女党员201人,大专及以上学历236人,少数民族党员8人,党总支7个,党支部46个,省级标杆型党建示范点1个(兴东村党总支)。2022年计划发展党员7人。通北镇团委1个、团总支1个、团支部13个。团委及其下级组织团员干部总计372人,团干部32人,团员363人,2022年被评为“省级青年之家称号”。通北镇妇联下设行政村妇代会4个,共有妇联执委57名。镇工会共有会员104人,2021年荣获省级创新职工之家称号。

-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